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茶庭?

小蚂哥ant 蚂蚁景观
2024-09-04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讲讲最具特色的日本园林形式——茶庭。


日本的茶庭严格意义上来说包含茶室和周围的庭院。是一种以茶汤(即茶)的聚会为目的而建造的场所。


茶庭就是喝茶的庭院。听上去没什么问题,但你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为什么日本人单单给喝茶做个庭院呢?怎么就没有酒庭呢?



别着急我们一点点来给大家解析。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茶庭的历史。




茶庭历史


日本的茶,是在唐代和禅宗一并由中国传入的。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船


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日吉茶园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最初喝茶作为日本僧人的在坐禅的时候对付瞌睡而形成的习惯。



后来在民间也流行起来,产生“斗茶”、“云脚茶”、“淋汗茶”或者“茶寄合”这类世俗化的对茶味进行品评的方式。



但无论是天皇还是平民的饮茶都不及日本禅僧对茶的体悟。僧人们发现了禅与茶的联系,并设计了一个专门用来喝茶参禅的空间,这就是茶道建筑的来历。


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大约中国的明朝中期)禅僧的上流茶人诞生了。这些禅僧每代人都在师傅的基础上发展并延续了茶室。为了不让你懵逼,我特意整理了一张图。


村田珠光(1413—1502)主张“茶禅一味”,在茶汤中追求佛法的姿态,成为茶道的始祖。运用天然的原木,竹子等材料建造出简朴、素美的珠光式茶室。


珠光庵

武野绍鸥对茶道建筑又做了更进一步的改良,把他自己对于禅的领会施于茶道建筑的室内室外之中,创造出更为素美的绍欧式茶道建筑。


昨夢軒


之后的千利休也是日本茶道建筑集大成时期,为了取消茶室的娱乐性,缩减榻榻米的面积,在绍欧式草庵的基础上又再次缩减装饰以实现最简朴的茶道思想。也就是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境界。


一支庵

千利休无疑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是茶道精神成熟的奠基者,被日本人尊为茶圣。



千利休其创作最高峰在59—70岁十年之间,他创制乐茶碗,建造待庵,创制竹花器,创制黑茶碗等,定下了茶道“佗寂”的基调。


“大名茶”的创始人古田织部继承了其师傅千利休茶道“佗寂”的精神,将“简素美”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让茶道和茶室在日本武士阶层普及开来。当时很多的 “大名”都竞相效仿建造,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古田织部设计的京都“薮内家燕庵茶庭”,以及千利休的后代所创立的茶庭等。


燕庵


最后到小堀远洲,让茶庭彻底在日本流行开来,京都御所、仙洞御所、江户城、骏府城、名古屋城等的建筑工程以及南禅寺金地院、大德寺孤蓬庵等的建造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孤蓬庵


可以说茶庭也经历了从千利休禅意的进入式茶庭空间,到古田织部流动式茶庭空间,再到小堀远洲坐观式枯山的转变。纵观茶庭的历史你会发现茶庭是和禅分不开的。




茶庭的特色

禅,作为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境界,主张去除一切世俗的情感,冲破烦恼而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而这种解脱又不同于庄子所主张的逍遥,而是佛教中所谓的“第一义乐”,即“涅槃”——解脱烦恼之后得到的快乐,即所谓法喜禅悦。


释迦摩尼涅槃图


其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禅宗主张“本来无一物”,禅宗否定人为的审美,反对外在的表面的感观快乐的美,而主张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美。



日本茶道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和、敬、清、寂”。“和”意为和谐,和睦;“敬”意为尊敬,敬爱;“寂”则为闲适,安逸;“清”代表清净,清洁。



这四个方面中的“清”是日本茶道中最重要的美意识。没有“清”则没有茶道精神的一切。只有打扫干净了,“和敬清寂”或者“佗寂”才能显现出来。



清(日语きよ发音kiyo):干净,透明的,没有污秽,没有不纯物,能够清楚细致地显示出物质本身的形象状态。

佗(日语わび发音wabi):粗野,不上等,简素,看重物质材质本身的纹理以及色彩等,如石头树皮树纹本身的肌理以及表面性质,食物自身的自然滋味。

寂(日语さび发音sabi):无人使用、光顾,无俗世的热闹,因时间经过劣化,生锈等,静寂,古老的东西。


从上面的解释你也能感觉到清洁,干净是产生“佗寂”的前提。因而茶庭中的一切元素也都围绕着“清、佗、寂”来设计。大体来说茶庭有三个特征。


空寂


“有既是无,无既是有”。禅宗主张从无中体会有,蕴含一种空幽的智慧之美,精神之美。人们屈膝坐在榻榻米的地板上,其独特的坐姿映衬出茶室的空间狭小,而茶室空间相对的封闭与静止,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存在与无限的精神空间。



朴素

装饰材料注重精神世界的传达,表达自然的朴素之感,比如原木、竹子、石板、细石等温润的天然材料,颜色为“白、青、赤、黑”四色,朴素的颜色搭配天然的材料



日本古代武士们上战场拼杀前都要到茶室中参禅静坐,消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后奔赴战场。茶道简素的境界会使武士的心灵得到抚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也效仿武士们参禅茶道的风尚,才逐渐形成了现在日本的茶道文化。



非对称

禅宗崇尚物体的非对称、简素、以及近乎于原始的稚拙之美,茶道中的陶瓷器皿的选择也是如此,形态不规整,色调素雅,质感粗犷,整体感觉质朴自然。这正是禅宗要人们努力领悟世间所有的不完美与残缺,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


不审庵



茶庭的结构

茶室


正是因为茶室的内核是清、佗、寂的精神,所以一半的世俗场所,或者豪华的建筑都无法真正表达茶室的精神。因此,“草庵”茶室变诞生了。草庵就是日本民间农民的居所,当它注入了茶人的审美,便成了茶室最经典的形态。


草庵的特色就是朴素而干净,多用旧物,特意强调了朴素感和时间感,同时尽力打扫的一尘不染,这是一种在时间中被人们好好照顾的感觉。


此外草庵室内几乎不用人造光源,这样在狭小阴暗的茶室中几乎把光吸收殆尽的黑茶碗就会发出暗约的光芒,这也能体现茶室朴实而沉寂的美意。



低矮的门入口,可以表达谦逊,和蔼的为人态度。


茶庭

茶庭的设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客人的心绪,让客人从入门开始,一点点将心态调整到品茶畅神的状态。茶庭或者说露地的构造一般分为露地门、外露地、内露地和中潜。其茶庭多为二、三重露地。


一般来说外露地是茶会开始时候等待的庭园,而内露地是茶会中利用的庭园,其中都有雪隐(茶庭的厕所)、腰挂(等待场所)。


茶室腰挂

除此以外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置石小品。在茶室之外有手水钵,古来日本在神社参拜之前有口和手清洁的习惯,茶会把这个习惯也引入进来。


用古寺的基础石来做的飞石叫伽蓝石,而放于水中的叫泽飞石,另外用石头砌成长形的称之为延段。让人停止的石头叫做守关石。


守关石

石灯笼,作为寺社的供养塔,也被茶室利用过来。茶室利用之后,各种各样的形状发展起来。


踏脱石用在入口处,便于脱鞋方便,因为特别惹人注目,所以在造型审美上的功夫更加注意。


踏脱石

来客需要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进游览,庭院中的飞石曲曲折折的朝向茶室方向铺设,蜿蜒的小路不仅增加了庭院的深邃感,同时使人绕遍了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露地中间还经常设置各种障碍物,使来访的人无法看到露地的全貌,让一个极小的庭院空间变得迂回曲折且意味深长,其设置曲折路线的目的就是将人与世俗中的杂念分离,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寻找人生的真谛。



总结


茶庭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和禅佛深度绑定,整个茶庭从庭院布局到室内的布置都为了让你从一草一木,一器一物中体会到世俗之外的精神。



我个人感觉日本的茶庭是日本园林在内核更接近中国园林的形式,虽然空间透漏出无所不在的禅意,但从建筑性质到空间的虚实变化也能看出兼具“儒道”两家的影响,可以说茶庭追求的物我为一、返朴归真就是中国“儒释道”文化在空间上的另一种诠释。

现在你明白什么是茶庭了吧~


点赞再看,干货不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蚂蚁景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